三重环壕展现先民中心聚落繁华

发布日期:2024-06-01 02:16    点击次数:143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沁水县文物保护中心

项目负责人:赵辉

4000多年前,华夏大地上已经有聚落在水边建立城邦。在沁河边的八里坪遗址,建筑基址、壕沟、一件件出土器物,无声诉说着4000年前区域中心聚落的繁华与文明。

沁水八里坪遗址位于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东北台地上,是目前已知晋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2020年入选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课题,对考察晋东南地区在文明起源和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重要价值。

山水环绕 是一处区域中心聚落

自古以来,人类先祖就“逐水而居”。八里坪遗址位于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与庙坡村之间,紧临沁河的台地上,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遗址周边山水环绕,太行山是天然屏障,沁河水是源源不断的滋养,智慧的古人聚集在这里,形成了原始的聚落。

八里坪遗址于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进行过复查。2020年,八里坪遗址被列入“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开始对遗址进行系统调查、钻探。

“2020年以来,经过系统的调查和钻探、发掘,确认遗址在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距今4300年左右)规划营建了三重环壕,内壕沟内北部有一组面积近500平方米的夯土建筑基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民族融合研究所所长、沁水八里坪遗址项目负责人赵辉介绍,“通过对遗址所在沁河中游的区域系统调查确认,八里坪遗址是一处区域中心聚落。”

2023年,项目组在八里坪遗址内发现一组建筑基址。这座建筑基址位于三重环壕的内壕沟外西北与中壕沟之间,确定基址南北宽18.5米,东西已揭露15米,发现附属于建筑基址的石砌排水渠、蓄水池等遗迹,南部活动面内出土一件玉环。这些发现表明,遗址内壕沟内及内壕沟北部与中壕沟之间,是整个聚落的核心建筑区。时代为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

在遗址南部断坎上可见20余处白灰面房址,2023年调查时清理了三座,均为窑洞式,地面和灶多见二次利用现象,或许是小型民居。发掘过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这处建筑基址上的排水暗渠。“早在4300多年前,古人就用石板构筑了附属于建筑基址的排水暗渠。”赵辉说,“古人在建筑房屋的时候,已经开始考虑排水了。”

三重环壕 将聚落分为内、外不同部分

谈起八里坪遗址中最重要的考古发现,赵辉认为,当数三重环壕。“通过发掘确认,遗址第一期即有内外三重环壕。环壕主要为人工挖成,局部区域利用自然冲沟,围合成环壕聚落,显示出很强的规划性和严整的秩序性。”赵辉介绍说,2020年至2023年,项目组对八里坪遗址的调查、勘探及发掘工作,明晰了三重环壕的形制结构及其文化堆积,确认了壕沟内包含庙底沟二期和龙山文化两个时期的遗存。

环壕将聚落分为内、外不同部分。外壕沟平面呈圆角长方形,沟内面积约46万平方米,口部宽10-18米,深1.7-3.8米。中壕沟平面呈长方形,沟内面积5.5万平方米,口部宽约13-19米,深1.6-3.8米。内壕沟平面呈半圆角长方形,沟内面积约1万平方米,口部宽约4-6米,深1.1-2.5米。遗址内重要的建筑基址圈围在内壕沟内,周围发现其他遗存极少,与其他功能区明显分割开来,显示出其核心地位。壕沟呈贯通状态,两侧沟壁斜收,外侧沟壁坡度较陡峭,内侧沟壁坡度稍缓,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

八里坪遗址虽然选择在台地上,依然无法避免洪水的威胁,挖掘壕沟可以削弱洪水的破坏力,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保护先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遗存丰富 距陶寺遗址仅90公里

考古发现,八里坪遗址壕沟内出土遗存种类丰富。第一期出土器物基本为庙底沟二期最晚阶段的典型器物,如釜灶、折腹斝、釜形斝、浅斜腹盆、深腹罐等,部分器物上施有白、红彩绘或斜篮纹,基本器类组合中不见鬲、甗,还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阶段。

第二期出土物中包含鬲、甗,且新出现一些龙山晚期文化因素。如具有陶寺文化晚期因素的圈足罐,后岗二期文化因素的甗、罐式斝,王湾三期文化因素的鼓腹篮纹罐等。

近两年,这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片、较多的石器,其中有比较多的燧石石片、箭镞和矛头。这和遗址所在周边区域富含燧石资源,并拥有悠久的打制细石器传统有关。

八里坪遗址和陶寺遗址直线距离约90公里,二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吗?赵辉介绍,八里坪遗址和陶寺遗址分别位于沁河中游和汾河流域,分别位于太岳山—中条山两侧。八里坪遗址第一期与陶寺早期基本同时,第二期与陶寺中晚期相当。

区位突出 东西互动南北交流的枢纽

距今5500-4300年左右,黄河流域受到大汶口文化西进的影响,从豫东、皖北到郑州、晋南地区,远至晋中、陕北地区,遗址或墓葬中的玉器和陶器的技术与风格等都颇具大汶口文化风格。沁河及南太行区域是大汶口文化与晋东南—晋西南—晋中地区考古学文化之间上层交往通道。

八里坪遗址处于沁河中游一个三面环水的高台地上,区位优势突出。西距陶寺遗址和周家庄遗址的直线距离均为90公里,南距夏代晚期都邑二里头遗址110公里。

“由于八里坪遗址的特殊位置,海岱地区龙山文化、豫北冀南地区后岗二期文化,晋西南的陶寺文化,郑洛地区的王湾三期文化,以至于长江中游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北方晋中地区的杏花文化等多元的文化因素在此汇聚、交融、碰撞。”赵辉说,因此,八里坪遗址成为了古国时代晚期多元文化东西互动、南北交流的枢纽。

2021年至2023年发掘过程中,项目组与山东大学、山西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对遗址周边的环境、地貌、周边可利用的玉石料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掌握了遗址出土的各类石器的原料产地。对遗址出土的土样进行了浮选,采集了大量植硅体样本,山东大学文化遗存研究院的陈雪香教授、刘洋博士进行了鉴定。动物骨骼则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王华教授、安竹宜进行了鉴定,发现了较多的鹿科动物,还有熊的下颌骨,这些信息对于考察先民对资源的利用有很重要的价值。社科院考古所翟少冬研究员对出土的石器进行了鉴定,发现磨制石器多为灰岩。山东大学的吕晶对墓葬出土的人骨进行了综合研究,发现墓主人的头向均为西南方向。多学科合作是认识遗址的社会发展水平的钥匙。

在考古学家眼中,对八里坪遗址持续开展调查、发掘及综合研究,对于认识晋东南地区在东方海岱地区与晋西南、晋中、陕北地区文化交流互动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国家文物局批准了继续对2023年发现的建筑基址进行发掘,期待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赵辉说。

山西晚报记者 武佳

考古科普

考古学文化:与我们常说的文化不是一个概念,强调的是区域性的差别。是指在同一历史时期,分布于特定地区,并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组物质性人工遗存。这些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如工具、用具等,它们反映了同一种文化的存在。考古学文化不仅包括具体的实物遗存,还可能包括相同的制造技术。它们是考古学研究中用以表示某一时期具有地方特征的文化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庙底沟二期文化:是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过渡阶段的考古学文化。以空三足器斝、釜灶、夹砂深腹罐、小口高领罐等为代表,器物多为灰陶,器表纹饰以篮纹、绳纹、附加堆纹等为主。核心分布区在晋南、豫西及关中东部。最新的测年结果表明庙底沟二期文化的绝对年代为距今4800-4300年。同时期海岱地区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长江中游地区分布的是屈家岭文化,与庙底沟二期文化有广泛的交流。

1.八里坪遗址出土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陶器。

2.建筑基址南部踩踏面出土玉环。

3.内壕沟内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建筑基址。

4.八里坪遗址位置示意图。

(责编:刘洋)

赵辉八里坪遗址遗址庙底沟二期沁河发布于:山西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